紫砂壺為中國傳統茶壺,在明代就有製作記錄。紫砂壺原料為紫砂礦土,由紫泥、紅泥、綠泥三種基本泥料構成,統稱紫砂泥。最著名產地為中國江蘇宜興,因此又以宜興紫砂為代表。茶道人士認為,紫砂壺特殊的構造,對於提攜茶味很有幫助。不僅做為泡茶工具,特殊的歷史、文化、工藝性,紫砂壺也具有豐富的藝術價值。
拼紫泥,又叫拼配泥或調配泥,即兩種以上原礦紫砂調合成的泥料,又可稱「紫拼」或「紫砂拼紫泥」。拼紫泥常用於調色,或是改善泥性,有時候也是為了降低成本。很多人對拼紫泥有不好的印像,其實拼紫泥不代表品質不佳,也是有很好的作品。
紫砂壺用愈久,泡出的茶品質愈好,但也要養壺方法正確才行。錯誤的養壺方法,不僅泡不出好茶,還會損害壺的價值哦。紫砂壺怎麼養?如何養出好的紫砂壺呢?
買了好壺,要如何開壺呢?新買的壺不要直接拿來泡茶,要經過開壺程序,一方面去除雜質,也能去除新壺的火氣。
如何清洗紫砂壺?保持清潔是養紫砂重要的工作,若沒有正確清洗,不僅養壺不順、壺易產生異味,嚴重還會造成壺的損壞哦。
荷花壺很早就出現在紫砂壺創作中,創作元素包括蓮花、蓮藕,青蛙等,展現生動自然氣息。近代荷花壺中,以蔣蓉《荷花壺》最具代表性,已成紫砂工藝師模仿之經典。
近代紫砂工藝大師,蔣蓉最著名作品-西瓜壺。蔣蓉仔細觀茶西瓜生態、造型,再以自己對於花貨紫砂壺的工藝技術,將西瓜造型融入紫砂壺創作當中。蔣蓉西瓜壺,不僅形象逼真、充滿田園樂趣,並將泥料的顏色使用的出神入化。
原礦壺,指的是用原始泥料、不添加化工原素,製成的紫砂壺。相對於原礦壺,指的是加了化學原料的「化工壺」,化工壺較為便宜、色彩不自然,且常有有害健康疑慮。因為這樣,更顯的原礦紫砂壺的珍貴。
紫砂化工壺,是相對原礦壺的說法。天然紫砂能呈現紅、黃、綠、紫、黑等顏色,但調配難度及成本較高,因此很多人改加入化工原料,來達到顏色變化、產生造型的目的。化工壺雖然色澤更有變化,但化學成分具有害人體的疑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