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虛扁壺
虛扁壺,或稱書扁壺。相傳在明代時大彬,製作紫砂壺為「虛扁」,成為經典之作,此後就有許多人加以臨摹,留下許多扁壺佳作。虛扁壺顧名思義,壺型扁圓,意味著虛懷若谷、逍遙自在,是很受歡迎的壺型。

虛扁壺創作理念,一說是幾何抽像製作,另一說則為模仿游牧民族的盛酒皮囊而製。據傳在時大彬之前即有虛扁壺存在,但是在時大彬創作後才開始受到注意。
壺型圓扁,和傳統的紫砂壺型差異非常大。由於壺型非常扁,製作時不論生胚或燒爐都很困難,做的太高不成虛扁,做的太低不能使用,也容易塌掉。古時製作工具不發達時,虛扁壺就是很難製作的紫砂壺型。
